2024年,西宁(国家级)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稳字当头,真抓实干,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,多项指标位居全国、全省前列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86.1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8%。清洁能源产品合计出口16.8亿元,其中,多晶硅出口8.5亿元,占全国同类出口商品的34.4%,居全国首位,增长73.7倍。单晶硅棒出口2.1亿元,为全省首次出口,占全国同类出口商品的12.1%,居全国第三。锂离子蓄电池出口6.2亿元,增长77.5倍,增速居全国第一。
西宁开发区扎实推动“一表一单一图一机制”落实,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光伏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壮大,锂电产业集群连续两年上榜全国“百强”,高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重点引进签约了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、20GWh储能电池机柜、退役光伏组件回收等项目51项,超额完成全年250亿元签约目标任务。成立绿色算力产业工作专班,谋划储备绿色算力项目30余项,计划总投资220亿元。引进签约绿算项目8项,总投资60.4亿元。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,出台一系列工作举措,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组建专班推进绿电价值实现工作,先后协调8家企业参与新能源产业建设,8个新能源建设项目纳入省级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项目库,12家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并网。建立全省首家虚拟电厂,初步建成“绿电态势感知分析平台”,实现绿电来源、成分占比、碳减排贡献等指标“按日”快速精准计算。
出台开发区《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》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》《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》等,建成启动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,持续优化准入服务。组织开展上下游产业对接200余次,对接金额达300亿元。各园区“有诉必应马上办”接件5824件,100%办结。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企业培育,积极创建各类研发平台和创新平台,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。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4户,创新型中小企业35户,专精特新企业10户。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6个中试基地全部落户开发区。全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034个,新增就业人员11331人。(记者 张慧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