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每日电讯丨风雪金银滩 -新华网
新闻
2024 10/28 10:47:35
来源:新华社

新华每日电讯丨风雪金银滩 

字体:

来源:10月28日《新华每日电讯》

新华社记者吕雪莉

60多年前,为221基地建设,6700余名牧民走上搬迁路

  金银滩,一个富有诗意和无穷想象的名字。这片位于青海湖北岸、水草丰美的草原,每逢夏季,就盛开金色和银色的小花,繁花似锦,蔚为壮观。60多年前的深秋,几乎是一夜之间,当地上千户游牧群众离开故乡,辗转前往未知的他乡。在他们身后,“金银滩”这个地名从地图上消失,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神秘的代号:221。 

  如今,金银滩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“中国原子城”。作为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起源地,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、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,被誉为“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”。

  那段风雪中搬迁的故事亦值得追忆。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1279户、6700多名牧民,舍小家为国家,为了221基地建设搬离世代繁衍生息的金银滩草原,远赴500公里外的祁连山腹地重建家园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历史是人民书写的,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。”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、“两弹一星”精神提出25周年之际,回望这段历史,为基地建设献出家园、让出草场的牧民群众的奉献与付出同样值得铭记。

  所有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搬迁,但所有人都义无反顾

  机耕尕白是原海晏县党史研究室主任。他在采集民间故事中,听几位老人讲起关于221基地的故事。这几位老人都是1958年跟随父母迁往祁连的。时光飞逝,当年的小娃娃如今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。搬迁的一幕幕故事,从岁月深处缓缓走出。

  机耕尕白说,1958年,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正式选址海晏县金银滩草原,当地几个乡镇的部分群众,按要求需迁往刚察、祁连等地。由于保密需要,此次搬迁事先不宣传、不解释、不开会。

  “头一天收到通知,第二天就动身了,猛扎扎的。”今年75岁的海北州祁连县央隆乡曲库村藏族老人更正说。搬迁时,他还不到10岁,记得当时家里有两个帐篷,只搬了一个,另一个就留在原地了。

  搬迁之路充满艰辛,首先是严酷的自然条件,气候非常恶劣,风沙打在脸上生疼。那个年代,从海晏到祁连没有通公路,都是羊肠小道,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,路上遇到一场大雪,瞬时冰天雪地的,很多牛羊都冻饿而死。机耕尕白听一个老人说,过大通河时,有600多只羊掉进河里被冲走了。

  10月下旬的高原,天寒地冻,手冻得解不开帐篷,要用牙咬着解开,三四户人家合住在一顶帐篷里抱团取暖。没有柴火,就连支帐篷用的杆子、木橛子甚至打牛奶用的木制奶桶都用来烧火取暖了。

  更正说,他印象最深的,是在默勒镇雪没过了膝盖,有50公分那么深,到处是白茫茫一片,根本看不到路在哪里,只能沿着牛羊踩出的路走。有的人眼睛被雪打掉了(即患上雪盲),手脚冻伤的更多了,路上经常能看见冻死的牛羊。他还清楚地记得,过默勒河时,大家挑了三匹马,分头运送老人和小孩过河的情景。

  就这样,搬迁的群众沿着默勒河,顶着风沙、鹅毛大雪,忍饥挨饿,在冰天雪原上,经过50天左右的长途跋涉,终于到达目的地。虽然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,但那时的央隆基本上还是无人区,草场又好又大,大家都投入到重建家园中。

  机耕尕白说,搬迁从1958年10月开始,到1959年2月结束。虽然旅途是如此艰辛,但是搬迁群众觉悟都很高。当时的牛羊都属于集体财产,一路上大家又冷又饿,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去把公家的牛羊宰了吃。

  “不知不觉中为国家、为社会作了贡献”

  “雪浩浩,山苍苍,祁连山下好牧场。”祁连山草原,是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。而对祁连县央隆乡的牧民来讲,这样的好牧场,人均拥有上千亩。记者驱车前往央隆乡政府途中,数度因牛羊转场,成百上千的牛羊堵住了去路。司机师傅不得不停下车,缓缓驱赶牛羊。

  采访更正老人时,是在祁连的盛夏,年逾古稀的他头戴一顶深咖色毡帽,蓝格子衬衫外套着一件针织背心。穿戴整齐讲究,精神焕发。

  “当时为什么搬都不知道。知道原子弹的事后,感觉到很自豪!当时的搬迁真是了不得,大家不知不觉中为国家、为社会作了贡献。”更正说,现在他们对这里也有了感情。刚来的时候,只能住帐房,后来住上土木房子、砖木房子,如今是砖混结构的楼房。这里草山大,比海晏那边要还好。如今更正家有5000亩草场,仅草场补助每年每人有1万多元。

  一个家在草原,一个家在城里。更正的孙女大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当干部,重孙在县城上学。央隆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县城里有房子。每到寒暑假,更正的孙媳妇尕日玛就会带孩子回草原上来住,等开学的时候才回到县城去。她老公白天去放牧,她就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。

  “现在什么都不愁,生活很幸福。”更正说,他每年还会去旅游,“除了新疆全国什么地方都去过了。”

  藏族老人吉和太,是野牛沟乡达玉村村民,当年搬迁时6岁半。他告诉记者,“因为搬迁时特别艰苦,所以记得也特别清楚。”他记得,搬迁路途特别遥远,他和3岁的妹妹一边一个,坐在牦牛背上的背兜里。父母赶着牛羊跟着搬迁的队伍一起走。

  途中,吉和太问父母:“我们要去哪儿啊?”父母亲当时也不知道到底是去哪里,只是回答他说:“去一个草场更大的地方。”路上特别冷,特别饿。一路上都是吃大锅饭,吃得最多的就是青稞面拌汤。那时粮食特别紧张,所谓的青稞面其实是用牛骨磨成粉和到青稞面里。晚上就住在简易的帆布小帐篷里。

  在曲库村一栋讲究的藏式民居前,年过九旬的杨木措奶奶满脸笑容,几个儿女们围在她周围。她伸出双手,热情地用藏语招呼来客进门喝茶、吃油饼。

  “只要跟着共产党,到哪里都会有幸福的生活。”杨木措说,关于搬迁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,但是当年一个干部说的这句话,她一直牢记在心。

  如今,当年那位干部说的话,都在眼前的日子里应验。

  杨木措是一名孤儿,在旧社会只能当奴隶。海晏县解放后,她也翻身做了主人,有了自己的家庭。如今的她,过着四世同堂的幸福日子,全家聚起来有五六十口人,其乐融融。“现在国家的政策实话好。感恩党和政府!”杨木措的大女婿仁青对来访的我们说着,他双手合十,一脸虔诚。

  说到搬迁,不能不说起一个人,他就是海北州第一任州长夏茸尕布。在1958年牧民大搬迁中,他顾全大局,做了大量劝说和带动工作,极大地推动了搬迁的进行。

  当时,由于保密需要,不能对群众讲清搬迁的原因,群众对为什么搬迁心存疑虑。他就劝说,“共产党让我们翻身做了主人,只要跟着共产党,听共产党的话,到那边也会和这里一样,过上幸福的生活。”他还动员自己的妈妈和妹妹率先搬迁。他们家的带头,说服了广大群众,为服务国家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追寻先辈足迹 再走搬迁路

  姚永琴是海北州委党校的一名老师,她了解了当年搬迁的历史后,很受感动,带领团队用时两年打造了一门课程“再走搬迁路,逐梦向前行”。为此,她还带领几名“90后”年轻教师,重走了一趟当年的搬迁之路。

  “我们当时开车到了祁连山下,然后下车徒步走过祁连山垭口。当天是个阴天,山上有积雪,我们六七个老师,有‘90后’的,也有‘80后’。哪怕提前准备了御寒衣物,带着干粮,依然感觉徒步走下来是如此的艰难。当年气候更加恶劣、寒冷,搬迁牧民没有充足准备,没有多少御寒衣物,可以想象当年更是艰辛。”

  姚永琴说,有句话说,种下种子,就会长成参天大树。“我们就是想通过讲述当年牧民为221基地建设搬迁的故事,更好地弘扬‘两弹一星’精神”。

  历尽苦难的搬迁牧民们,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勤劳勇敢的品格,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,建成了青海省内最大的牧场——国营托勒牧场(现央隆乡前身),繁育了著名的白藏羊、黑毛羊,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鹿场,为国家上缴大量畜产品和利税,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  如今,牧民们在党的好政策引导下,家家户户都富裕起来了,草场牛羊承包到户,牧民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,家用电器应有尽有,过上了现代牧民生活。

  历史不断延伸,精神薪火相传。据资料记载,我国前16次核爆炸的成品,都是在221基地装配和起运的。正是因为有金银滩上千户牧民大爱无私的奉献,才成就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基地。从1959年开始不到10年的时间内,这里研制并生产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、第一颗氢弹,分别于1964年10月16日和1967年6月17日试爆成功,它向世界宣告: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,并为打破核垄断、核讹诈,振军威、扬国威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。

  丰碑无言。张爱萍将军题写的“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”纪念碑,静静矗立在草原深处。金银滩,这个昔日“遥远的地方”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”。

  1995年5月,新华社发布消息,向世界宣布: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面退役,该基地已移交当地政府安排利用。

  金银滩,宛如一位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少女,终于揭开了近半个世纪的神秘面纱。随着基地全面退役,一座秀丽整洁的草原新城——西海镇拔地而起,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。

  又一个严冬即将来临,金银滩上,风雪还会再来。但,那场风雪中的往事已永远地成为过去。矗立在金银滩上的“原子城”,在新时代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潘彬彬】